哥窑名列宋代五大名窑,在陶瓷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哥窑也代表着一种生活方式——尚古。
《中国陶瓷史》对哥窑瓷这样叙述:
哥窑造型有各式瓶、炉、洗、盘、罐等。论胎有厚薄之分,其胎质有瓷胎和砂胎两种,胎色有黑灰、深灰、浅灰、土黄多种色调,釉色也有粉青、月白、油灰、青黄各色。
哥窑金丝铁线玉壶春瓶
哥窑纹片,多数呈“金丝铁线”,也有仅为单色“金丝”或“铁线”者。纹片颜色有鳝血、浅黄、黑灰等,开片形状各异,常见的有百极碎、鱼子纹、蟹爪纹、网状纹等金丝铁线瓷器胎质有瓷胎、砂胎两种,因其胎骨含铁量较高,故烧成后呈现黑灰色、深灰色、浅灰色等。
哥窑金丝铁线碗
哥窑最主要、最奇妙、又最被人忽视的特征,即“攒珠聚球”。陶瓷界先辈孙瀛洲在其《元明清瓷器的鉴定》一文中说,“如官、哥釉泡之密似攒珠……”。
“攒珠”是指器中釉内气泡细密像颗颗小水珠一样,满布在器物的内壁和外壁或内身和外身上。“聚球”,比“攒珠”稍大一点,这些都是不易仿做的特征。
哥窑釉属无光釉,犹如“酥油”般的光泽,与哥窑器物周身布满碎裂的纹片交相辉映,透露出别具一格的古朴与自然。
哥窑青釉菊瓣式盘
这件哥窑青釉菊瓣式盘,盘通体作14瓣菊花形,弧腹,圈足,内、外及圈足内均施灰青色釉,釉面被“金丝铁线”般开片纹所分割。足底无釉,露出黑色胎骨。
中国古代艺术家和陶瓷工匠在设计陶瓷造型时,善于从大自然动、植物中获得灵感,蛙形、虎形、葵花形、菊花形等造型屡见不鲜。
这件菊瓣式盘造型规整,青灰色釉素裹,交织如网的开片纹妙趣天成,堪称古陶瓷模仿花朵造型的典范。
哥窑胎质坚密,足底多露胎,其施釉特点是里外披釉均匀光亮,釉层凝重,无光,失透,既不及汝窑莹润,亦不如官窑平静。
釉面大都有纹片,开片呈“金丝铁线”状,大者如冰裂,小者如蚌纹,纵横交错,自然变化,大纹片粗似铁黑褐色,小纹片细浅呈黄色,恰如金丝,为瓷器之美化构成特殊效果。
哥碗窑
哥窑碗,敞口,弧壁,浅圈足,里外满饰青釉,釉厚润如脂,釉面布满细碎的开片纹,深浅不一,如网如织,深纹片呈黑色,浅纹片呈黄色。
着色剂有墨汁、茶叶汁、没食子酸等有色液体,大纹片由于粗而深,着色剂很容易渗透进去,着色后颜色很深,十分醒目,小纹片由于细而浅,着色剂不容易渗透进去,着色后颜色较浅,深色纹片与浅色纹片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网络,装饰效果很强。
哥窑胆式瓶
哥窑胆式瓶,瓶小口,长颈,颈下渐阔,最长径在近足部,圈足上宽下窄,通体施米色釉,开黑色、米色纹片,俗称金丝铁线,呈自右上向左的斜纹。
此瓶造型秀美,器型为宋代所仅见,釉色润泽,纹片典型,此类器传世极少,弥足珍贵。
为了使大纹片与小纹片的色调反差更加明显,也可以分二次着色,第一次刚出窑时用色调深一些的着色剂着色,过一段时间,待小纹片大部分出现后再用色调浅一些的着色剂着色。
用这样的方法着色,两种纹片的色调反差比一次着色更加明显,中国古代哥窑和仿哥釉的“金丝铁线”主要采用以上两种方法着色而成。
哥窑青釉鱼耳炉
此炉造型仿商周青铜礼器簋,“S”形轮廓线上敛下丰,勾勒出端庄饱满的体态,腹两侧对称置鱼形耳,下承以圈足,造型古朴典雅,通体施青灰色釉,釉面密布交织如网的“金丝铁线”开片纹,使素净的釉面富于韵律美,外底有6个圆形支钉痕。
鱼耳炉因可用来焚香且炉身两侧置鱼形耳而得名,是宋代哥窑瓷器中的名品,元、明时虽有仿品传世,但均貌似神离,无法企及原作之风韵。
哥窑青釉海棠式花盆
哥窑青釉海棠式花盆,花盆呈四瓣海棠花式,直口微撇,出沿,斜壁,平底,下承四如意云头形足,里心有5个支钉烧痕。
里外施灰青色釉,足底边无釉,呈黑色,釉面开片,外壁釉面开片较大,为冰裂纹,盆内釉面则开细碎片纹,称鱼子纹,片纹纵横交织,有较强的艺术魅力。
中国文人素有“尚古”之风,孔子以恢复周礼为己任,儒家追随者们将周朝视为礼制的代表,这股风气在宋代皇廷达到顶端:修订礼典、仿造青铜古器、宫廷雅乐推崇古风、瓷器造型也以模仿铜杯铜隷为主,因此,这一时期官办瓷窑的作品,如官窑和哥窑瓷,通常形制高雅、造型古拙,代表了宋朝官方的最高审美,崇尚古代的造型,复古的美,这种尚古的风气,也成为了我们许多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通讯员:李少辉
编辑:田玉赛 校对:白夏
责编:董州旭 终审:宋法庭
特别声明:本文由云上禹州个人号或机构账号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云上禹州客户端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