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庄窑址位于禹州鸠山乡其附近蕴藏着丰富的煤、高岭土、耐火黏土、铝矾土等矿藏资源,有着良好的制瓷条件。窑址的主体部分东西长大概400米,南北宽大致200米,面积大约八万平方米。此窑址在1964年的考古调查被发现,并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由于历年的农田改造以及村庄房屋建造,窑址已受到严重破坏。2007年在修建村际公路时窑址遭遇严重破坏,出土了许多瓷器,其中有一些制作精良,与钧官窑的花器风格类似,与2004年在禹州发掘的制药厂遗址晚期地层的出土物类似;并且出土了少量花器的残片。
在2011年9月,北京大学、河南省考古所联合考古队,对河南省禹州市鸠山乡闵庄钧窑遗址进行了考古发现。共开探沟、探方十几个,发掘面积大约565平方米,文化层一般厚二米左右,最深的地层达到七米,清理各类遗址二十多处,出土了大量瓷片和窑具,其中完整或可复原标本数千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通过发掘和对闵庄窑的整理,总结出这次发掘的主要收获:发现并清理了从北宋到明代初期的地层。从四个发掘地点的地层堆积层来推断,闵庄窑址的制瓷业可以分为四个大的时间段。第一阶段是北宋晚期,这也是窑场生产的发端时期,在c,d两个地点发现了时代在北宋晚期的遗存,主要以白瓷为主,并且种类比较单一,以盘、碗类器物为主。特点是器物的釉色较为莹润,一般施两层化妆土,少量器物还带有白釉绿彩装饰。
第二阶段为北宋末年到金代早中期,是窑场生产的第一个繁盛时期,地层中出土了较多制作细腻的钧釉和青釉器物。钧瓷器物制作规整造型精致釉层较薄釉色淡雅,匀净润泽,青釉器物一般釉质鲜明,玻璃质感很强,两类器物多采用裹足支烧的装烧方法;与先前在禹州神垕刘家门窑址发现的第一期地层出土的器物十分相似。可以说这个时期是禹州境内钧瓷烧制的一个发展时期,一些规模较大的窑场开始生产钧釉瓷器。初步研究这一阶段器物本身还有一些新的细节产生。
第三阶段时期为金代到元代,器型单一制作比较粗糙。特点是器物的釉薄,显得施釉不足,这个时代正是神垕地区钧釉瓷器生产的发展时期,但在鸠山又开始以白瓷生产的碗盘为主。结合在其他地区的窑址同时还生产制粗糙的印花青瓷,说明这些不同釉色的瓷器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不同的使用功能,因此在同一时期,各处的窑场分别生产不同种类的瓷器,在大的方面是有所分工的。
闵庄窑址的大繁荣时期是元末到明初,即发掘的第四阶段。产品以钧釉瓷器为主还有白地黑花瓷器,部分制品质量很高。这一以考古地层为基础的发展序列的建立,完善了已有的钧瓷年代发展变化过程。在第四阶段可以看到制品的特征有些改变,钧釉瓷器的生产十分粗糙,流釉现象普遍存在,釉色不均匀,再次变得细腻精致。有史料记载钧窑在明初是贡品,而禹州诸窑址明初钧瓷生产质量较高。
基本可以判定在钧窑闵庄遗址,钧窑的生产一直持续到了明初。在闵庄的c区发现了叠压关系较为清楚的地层,在最为丰富的地层中,以钧瓷为主,并有出土有白地黑花瓷片,特别是地层中还出土了一些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片,使得地层的年代可以认定为明代初期。这一组地层构成的阶段从元代到明代初期。闵庄窑这个时期的钧釉瓷器从制作较为粗放变为精致细腻,有一部分产品质量比较高,器物厚重并且规整,还出土了一些瓷器内部施天青釉,外部满施紫红色釉的瓷器碎片,与钧官窑花器的特点较为接近。
清理了一批钧窑遗迹,包括六座窑炉和两个作坊。其中第三号窑炉为半地穴式馒头窑,与其他地区窑址发现的砖砌馒头窑有着较大差异,在整体上是土洞式,仅火膛部分的挡火墙是用砖建造。这种土洞式以及半地穴的窑炉在先前对钧窑的考察中已有发现,但各具特色结构也十分特殊,火膛相对其他窑口来说较大,窑门被匣钵堵死,进风口在右侧,烟囱则比较细小为此前北方地区所少见的结构,较为特殊从底层关系分析,这组窑炉应该是烧制早期钧釉类器物的。
在c区相同的地层中发现了两个大型的和两小个小型的窑炉,表明这很可能是一组窑炉;四座窑炉的结构并不一样,显然是不同作用的窑炉,承担了不同生产阶段或烧造不同器物的功能。在附近未发现成型用的作坊,说明这个窑主是在生产中专司烧制的工序,体现出一种达到相对较高程度的分工的商品生产特点。
通过考古发现表明闵庄是一典型的民窑,以往在这个窑址曾出土过素胎的花器钧瓷片,以至于学者认为当时钧州为官府所供的花器可能因为数量较大,由许多窑场提供素胎坯件,在钧台进行釉烧;或者是钧台集中生产,再由别的窑场进行补充的生产模式。而本次发掘中发现的花器较少,完全不能证实上述推测。闵庄窑址出土的瓷器,基本全部是日用钧瓷器物,陈设类钧瓷几乎没有,但其器型多样色彩丰富。推测这里在元末明初时大量生产钧窑民窑。其在一些重要的工艺技术上与钧官窑并无二致,表明当时钧州瓷器的烧制的总体水平是比较高的,这也使得钧瓷进入了贡品的行列。
编 辑: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