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上午9点多,85岁的李金枝和86岁的老伴就出了门。老太太来到村部“爱心理发屋”,把一个装着一叠刚烙熟的南瓜丝菜馍递给正忙着理发的宋军红:“闺女,快趁热吃了吧,我刚烙的。”宋军红赶紧擦手接过:“婶子,下次别忙活了,这么热的天,热着了咋办?把我当自家闺女就行,千万别客气!”
在浅井镇浅井村,每逢周二去村部剪发理发,如今已成了村里70岁以上老人的“闹钟”。每逢周二清晨,村部“爱心理发屋”门口就热闹起来,老人们等着在城里开理发店的本村闺女、也是本村媳妇的宋军红免费理发。
今年49岁的宋军红,年轻时外出学会了理发手艺,先后在苏州等地开理发店。前些年回到禹州后,就有了回村为老人服务的想法。去年6月她回娘家看望父母时,看见86岁的姜留同拄着拐杖一步三晃地去镇上剪发,更加坚定了她回村服务老人的决心。当晚,她给浅井村党支部书记宋二国打电话:“哥,我想定期回咱村给70岁以上老人免费理发,这不是心血来潮,我是准备长期为咱村老人服务的,希望得到村里的支持。”
宋二国高兴地回应:“欢迎回来,我明天就开会安排这事。”很快,村里腾出一间房子,装上了空调,水电免费。宋军红自费购置了热水器、洗头床、镜子、椅子等设施,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爱心理发屋” 于2024年7月10日正式启用。自此,宋军红每周二固定把禹州的店歇业一天,驱车20公里回村,一把剪刀、一把推子,从早上8点忙到送走最后一名老人,风雨无阻。
村党支部书记宋二国算了笔 “账”:“过去村里搞活动,有人嫌路远、有人怕麻烦,参与率不足三成。如今有了固定‘理发日’,大家边剪发边唠嗑,小小矛盾在玩笑里就化解了,省了我们不少调解工夫。”
下午6点,最后一位老人理完发,宋军红脱下志愿服捶捶腰:“没想到给老人们理个发,能让他们这么开心,乡亲之间的感情也越来越浓了,自己也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幸福。” 她给推子上油,又把剪刀擦得锃亮,“只要我能跑得动,只要老人们需要,服务就不会停。” 咔嚓、咔嚓——周二的剪刀声,成了浅井村最准时、最温暖的开场白。
通讯员:田晓业
编辑:田玉赛 校对:马阳
责编:孙小华 终审:董州旭
特别声明:本文由云上禹州个人号或机构账号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云上禹州客户端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