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青瓷是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瓷器珍品,南北朝时期,浙江龙泉人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制造青瓷。在南宋时,龙泉烧制出晶莹如玉的粉青釉和梅子青釉,使龙泉青瓷达到颠峰。龙泉市烧制青瓷的古代窑址有500多处,龙泉市境内有360多处,史称龙泉窑。龙泉青瓷产品有两种:一种是白胎和朱砂胎青瓷,著称“弟窑”或“龙泉窑”,另一种是釉面开片的黑胎青瓷,称“哥窑”。“弟窑”青瓷釉层丰润,釉色青碧,光泽柔和,晶莹滋润,胜似翡翠。有梅子青、粉青、月白、豆青、淡兰、灰黄等不同釉色。
出现于商代以专烧制瓷器的龙窑,因斜卧似龙而得名。依山而建,因地制宜的龙窑,借助由下而上的山体,窑火焰可顺势向上并借助窑内的回火设计,以达到省柴及长时间保温的功效。
柴烧,指利用薪柴为燃料烧成的陶瓷制品,龙窑柴烧作为最古老的瓷器烧制工艺,烧窑技术要求高,难度大,作品的成败取决于土、火、柴、窑之间的关系。
前期准备
龙窑烧制瓷器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首先要做的就是备柴。
烧窑的柴火要短小、干燥,最好的燃料是松柴,因为松柴的挥发分多,灰分熔点高,着火温度低,燃烧速度快,火焰长,便于快速烧成一座20间的龙窑,大约需备柴2万—4万斤。
装匣
龙窑烧成温度高,窑内烟火侵袭,为了保证瓷器质量,也使窑炉获得更大的空间利用率,窑工们通过发明各种窑具来改善装烧方法,如匣钵、垫饼、垫圈、支钉等。
施釉后,晾干的瓷坯根据不同的造型分别装匣,装匣时,一般在匣钵底洒一层谷壳灰再放垫饼,然后在垫饼上放所烧器物,以使器底与匣钵不粘连。
装窑
装窑,即把装好瓷坯的匣钵装入窑室。
匣钵的排列既要最大化地利用窑室的空间,又要留出一定的间隔空间,留出“火路”。
匣钵的排列并不是对齐排列,而是单双数错开,可以使匣钵受热均匀。
每一窑室的中心位置烧成效果最好,顶部过高,易流釉;底部则稍低,影响青瓷的发色,所以一般会在窑底垫上两到三个空匣钵。
窑尾部分因为升温慢,所以一般用来煅烧瓷土和釉土。
祭窑
为祈求烧出一窑好瓷,在烧窑之前,窑工都会进行祭窑神的仪式。
点火前,先在家中祭拜,再将香火和祭品请到龙窑窑头的神龛上,祭祀仪式完成后,才开始点火。
在浙江龙泉,章生一和章生二被认为是哥窑、弟窑的创始人,因此也成为了龙泉青瓷的祖师爷,所以祭窑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磕头膜拜窑头的“师傅榜”,同时还要附祀山神、土地、搬水童子、运水郎君等神灵。
关于龙泉青瓷的祭窑还有另外一个传说:古代有位女子名叫叶青姬,其父亲是为皇宫烧制青瓷的工匠,但一直烧制不出皇帝想要的“雨过天青色”那种完美的青瓷。
直到有一天皇帝下令说如果他再烧不出令他满意的青瓷,便要诛其全家……叶青姬在那次烧制过程中,奋不顾身地投入窑火之中、以身祭窑,最后终于烧出皇帝要求的青瓷。
从此以后,叶青姬被当地民众视为保护烧制青瓷的九天玄女,所以也成为窑工烧窑前必定会祭拜的神灵之一。
烧窑
烧窑时,除了窑头的投柴孔、送风口和窑尾的烟囱以外,其余窑室的投柴孔和窑门都要用匣钵片和泥封住。
烧窑从窑头开始,需烧制 8 小时左右,三四千公斤柴火,待到第六、七间窑的匣钵发红时,开始封堵窑头投柴孔,烧第一间窑室。
每间窑室的两边均有投柴孔,烧窑时,需两边的窑工同时投柴。这时,窑头师傅通过“观火候”来确定是否开始烧下一间窑室,俗称开间。
刚开始烧时火焰的颜色是发白的,过一段时间后变为黄色,之后变白。
当整间窑室的火焰都变白并发绿的时候,就可以开下一间了。开了第二室后,第一室仍然需要添柴,只是相比于之前的投柴量,可以减少些。
待开到第五室时,第一室停止投柴,并用匣钵片封投柴孔,火膛后移,以此类推。
开窑
龙窑瓷器烧成后,需冷却三天三夜方可开窑。
传统龙窑烧制的瓷器,虽成品率低,但是因为其升温平缓,所制精品瓷器古朴典雅,又因龙窑温度的不可控性,变数极大,常常出现窑变釉色,可谓是惊喜连连。
柴烧,不仅是燃烧薪柴,更是人与窑的对话、火与土的共舞,运用最原始自然的方式结合而成美丽作品。
木柴燃烧后的灰烬产生的落灰釉,整体呈现的是,粗犷自然的质感、朴拙敦厚的色泽、深沉内敛的古雅。
它散发一种质朴,浑厚,古拙的美感,这正是大家为它着迷而愿意投入庞大的重要原因。
陶瓷频道通讯员:李少辉
编辑:赵勇 校对:白夏
责编:董州旭 终审:宋法庭
特别声明:本文由云上禹州个人号或机构账号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云上禹州客户端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