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文化】父亲的梦想

禹州孝道文化

2020-09-30 09:52:16

亲情友情  横图.jpg

 

编者按  孔子云:“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从一定层面讲,“父亲的梦想”的作者——禹州市民政局干部李建黎,用自己的文辞和行动诠释了孔子教诲的真正意义。

文章通过记述父亲的人生轨迹,再现了父亲乡村青年农民的德才、部队军人的忠于职守、转业地方民政部门的敬业亲民,以及在家时德教子女,报效祖国的家国情怀。清晰可见父亲的青春军人梦、国家安泰梦、安民为民梦和亲人团圆梦的灿烂辉煌;可见父亲人性的光辉照耀着行至的时空,也照耀着子女们的人生行程。读之,深深为老一代革命者心灵的真善美而敬仰!

文章还深情地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至爱至敬,可谓字字眼中泪,句句骨肉情,尤其作者能将自己对父亲的爱敬追远化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爱民助民、上进创新不竭的工作动力,值得每个人学习光大。

禹州市孝道文化协会希望每个禹州人都要善继父母之志,善述父母之事,为全面实现“工业强市、文明新城”的禹州新目标而努力,为全面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梦而奋斗!

 


父亲的梦想

——李建黎

“一个家庭和睦只是一个社会的缩影,全国每个家庭都和睦,那就会出现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和谐的社会就会给国家带来安定,带来富强。正如我们常说的“家和万事兴,民富国则强”。家庭是国家的细胞。民以食为天,人以家为居。安居乐业,平安是福,是每个人的梦想,亦是父亲的梦想与心愿。

父亲是一名戎马军人,他近三十年的军旅生涯里,曾多次受到部队嘉奖,1969年5月19日被评为军委工程兵先进个人,受到伟大领袖毛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这是父亲最大的荣誉和骄傲。1980年转业到地方部门工作,先后在乡政府、工会、民政局担任多种职务直至退休。父亲是2012年因突发心梗陡然离世的,每每忆起我会陷入无尽的追思和痛苦的思念中。父亲的一生虽然平凡,但42年的工作业绩有目共睹,他正直、善良、热情助人的高尚品质深深影响并激励着每一个子女。父亲一生清廉简朴,吃苦耐劳。他出生在贫困的农村家庭里,是家中的长子,兄妹五人,爷爷为人老实,奶奶四十多岁瘫痪在床,一家子的生活很是窘迫。父亲自幼聪明好学,当时在村里虽然只是高中毕业,却当着会计,算盘打得熟又巧,又写得一手漂亮的行楷。他十九岁那年离开新婚11天的妻子从军到了四川,开始了辗转奔波的军旅生活。在我的记忆中,聚少离多,母亲承担了太多的生活重担,我们兄妹四人只有在我出生时父亲才请了假,探望了他唯一的宝贝女儿。母亲说我半岁那年,出麻疹没有药差点没了命,是父亲到处找药从部队寄回来才救活了我,母亲在床前直直的抱了我一个月,在我昏迷不醒滴水不进时,村里正喂养孩子的婶子大娘都会赶过来挤奶喂我,或许太多的爱心感动了上苍,终于换回了我的意识。打那以后,村里人都说母亲又拾了一个女儿。我只知道,感恩的理念由此植入骨髓,从父辈起代代相传,直到我弟弟出生不久全家随军去了西安。

在我的记忆中,父亲很少提及部队的事情,但我却引以为荣。因为我的童年是在军营中渡过的,对那橄榄绿有着莫名的萌动情结。初到西安,母亲为了找个工作,硬着心肠把我和弟弟锁在家中,头天晚上把第二天的饭菜准备好,中午哥哥放学回家会做饭给我们吃,直到母亲工作一天晚上回到家中。父亲此时在成都,一年内很少回家。儿时的记忆里经常有地震发生,每每睡醒时发现自己在宽阔的练兵场里。回到居住地,附近到处是残垣废墟,许多人受伤传出痛苦的呻吟声。众多的解放军忙碌着,奔跑着。我想那时父亲肯定在现场指挥救援,沉稳不惊,有大将风度。父亲从不夸奖自己,也从未提及部队工作和他所管辖营区的若干辛劳。我们随军地的首长一直对我们全家关照备至,记忆中父亲的师长尤其喜欢我这个丫头,特别是在部队的学校上学后,每每放学途中,一旦碰见父亲的战友,他们总会亲昵的抱着我不肯放手。我想父亲在部队肯定人缘特好,吃苦耐劳,乐于助人。懂事起才知道父亲的不易,渴望全家团聚应该是他那时最大的的梦想,而他总为别人圆了这个梦,而自己的梦却姗姗来迟。

1980年,父亲转业回到故乡禹州工作,至此父母23年牛郎织女的生活结束了。父亲正直敬业,善良心细,既有军人的刚正果敢,又有细腻温婉的情怀。在他身上我享受到了母亲般的精心呵护,幼时的我与父亲特别亲,特别有缘。他常常教育我坚强,容忍,在家中乐于奉献,勇于牺牲。一家人团聚,享受天伦是福,平平安安是福。父亲不吸烟,不酗酒,勤劳朴素,唯一的嗜好是特别崇拜毛主席,他以收藏主席的像章、书籍为乐,以在单位、在家中付出为荣。我们兄妹四人成长的点点滴滴父亲都记录在册,学习成绩、简历、证书等都归类整理,存档搁置。在他的悉心教育下,在平淡简朴的生活过滤中,我们兄妹四个还算争气,学校毕业后各自在工作中敬业爱岗,哥哥连年是企业的劳模,有精湛的专业技术。弟弟在清华大学攻读完博士后,在日本东京大学深造后归国工作,在北京中科院就职,为国家的科研事业尽职尽责。我则秉承了父亲的事业,成为了一名忠实的民政工作者。父亲热爱民政,最终退休在了民政战线上,父亲善良的心血倾注在他热爱的岗位上,他在世的时候常常要求我工作认真,一丝不苟。他的梦想是为民政对象服好务,站好岗,尽最大的努力为可怜的弱势人群排忧解难。他的梦想是我的接力棒,他的思想是我的鞭策尺,他的言行是我的座右铭。

父亲走后,每日清晨,当我匆匆融入到大街小巷的人流中,望着川流不息的人群,常常哀叹父亲你在哪里?明媚的阳光,清新的空气您不在拥有,善良的您在天堂一切可好?愿天堂所有的一切都不让您受苦,让您俯视人间,不再感受人世冷暖,永不再有痛苦与哀怨…… 曾经的曾经都随他的离去靠回忆来摘取,只能靠一张张照片来回想逝去的点点滴滴。无数次在静静的夜里、在电脑前静坐,思念是除了工作外唯一的事情,慢慢撕扯着记忆的片段,让如潮的念火慢慢点燃,随袅袅青烟慢慢上升徘徊。四季更迭,时光难捱,每每凝望着您和蔼的遗像,虽近在咫尺却恍然隔世,抚摸您冰冷的脸,痛彻心扉。您的离去让我明白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苦,让我明白了如何善待身边的每一位亲人,明白了家和万事兴的真谛,阖家团圆是父亲的梦想,如今梦已圆,然人去楼空,让我情何以堪?

父亲,我会收起太多的缠绕情丝,咽下无尽的悲伤泪水,背负着您的祝福,我们定会梦想成真,守望幸福,会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耕耘。

 

(作者系禹州市民政局干部,本栏特约记者)

(校对:郭延延)

 

工业强市  通栏04.jpg董州旭  后缀  李主任.jpg

466浏览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云上禹州客户端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