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定窑孩儿枕的纹样里,藏着孩童嬉戏的童真;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的笔锋中,跃动着纵横捭阖的智谋,当千年窑火淬炼的瓷上丹青,遇见青春激扬的高考战场,一幅横跨时空的文化长卷正徐徐展开;此刻,让我们以瓷为纸,以釉为墨,为每位执笔为剑的少年,写下最深沉的祝福。
01、磁州窑 题诗枕枕畔书声化瓷韵
磁州窑的匠人在瓷枕上题写“左难右难,枉把功名误”时,定不曾想到,这率真的笔触会成为千年后最动人的高考寄语。
那些枕着书卷入眠的学子,将四书五经化作瓷面上的斑驳墨痕,把"悬梁刺股"的典故烧制成永恒的釉色。
今朝即将奔赴考场上的你们,何尝不是在用笔尖在答卷上题写属于自己的青春诗行?那些挑灯夜战的时光,终将凝成瓷器开片般的细密纹路,在岁月里泛出温润的光。
元 《朝天子》瓷枕
02、成化斗彩《鸡缸杯》雏凤清于老凤声
明成化年间,御窑厂画师用钴料勾勒出稚鸡啄雏的纹样,谁料这"教子图"竟成就了斗彩瓷的绝唱,就像父母在考场外翘首以盼的身影,瓷画中的母鸡始终以翅膀护佑雏鸟。
但请记住,瓷胎终要经历烈焰方能成器,正如你们终将离开父母的羽翼,在高考的熔炉中淬炼出独立的羽翼。
待放榜时,愿你们都能如斗彩般,在釉下青花与釉上矾红的交融中,绽放出超越前人的光彩。
明 成化斗彩鸡缸杯
笔锋犁开人生田
康熙皇帝命画师绘制《耕织图》烧制于瓷器,本为劝课农桑,却意外成就了瓷画艺术的巅峰,画中农作的笔触,与你们在试卷上书写答案的笔锋何其相似——都是在方寸之间耕耘未来。
当你在草稿纸上反复推演公式时,可曾想到这过程与窑工调配釉料何其相通?那些看似枯燥的演算,终将如五彩般,在人生的素胎上晕染出层次分明的锦绣前程。
清 康熙景德镇窑五彩耕织图碗
、粉彩《七贤图》笔走龙蛇书华章
雍正年间景德镇御窑的画师们,在陶瓷上描绘"竹林七贤图"雅集的场景时,定是将胸中才学尽付笔端,就像你们在作文纸上挥洒的每个文字,都是十年寒窗积淀的迸发。
那些引经据典的论述,恰似粉彩瓷上堆叠的釉料,在窑火中相互交融,最终绽放出令人惊叹的釉色光华。
记住,真正动人的文章不在辞藻华丽,而在真情实感,正如最珍贵的瓷器,永远是匠人心血的凝结。
清 雍正粉彩竹林七贤图纹笔海
此刻,千年的窑火正映红天际,如同千万学子心中的热望,当你们奔赴考场的刹那,愿有武士收刀入鞘的骄傲;当你们走出考场时,愿带青花瓷般从容的微笑,因为历史早已证明:那些在窑变中坚持本色的人,终将在时光里绽放出独一无二的光彩。
谨以此文,祝每位考生都能在答卷上绘就属于自己的"瓷上丹青",让青春在夏日的烈焰中,淬炼出最璀璨的光彩。
通讯员:李绍晖
编辑:马阳 校对:田玉赛
责编:孙小华 终审:王占胜
特别声明:本文由云上禹州个人号或机构账号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云上禹州客户端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