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春晓:窑变里的千年湖光

禹州融媒

2025-04-21 14:54:06

微信图片_20250409162748.jpg

暮春的风掠过我居住房屋的飞檐时,我正对着案头的大唐钧窑平安罐出神。乳白与紫红交织的釉面在日光下流转,恍惚间化作八百里洞庭的波光。千年之前的春晓之景,悄然凝在了这方盈尺瓷胎之上。

玉镜初开:湖光里的春日序曲

平安罐的上半部釉色,是大片铺陈的乳白。这乳白并非单调的素色,而是如晨雾初散的湖面,泛着若有若无的青绿色。匠人以神乎其技的窑变,在温润如玉的釉面上织就了粼粼波光,那是春风拂过湖面时,千万片涟漪碎成的金箔。若细看,釉层里隐约可见极细的流纹,似湖水深处游过的锦鲤,尾鳍划过水面时留下的细碎银线。

微信图片_20250421145314.jpg

阳光斜斜切过瓷身的瞬间,奇迹般的变化发生了:乳白釉面突然泛起金色的光晕,如同朝阳跃出洞庭湖时,千万道金光劈破晨雾的刹那。这让我想起《岳阳风土记》里 “湖面初晴,金光潋滟” 的记载,古人所言不虚。那抹青绿色在金光中愈发通透,像极了春日洞庭湖水的色泽 —— 不是夏日浓郁的翡翠,亦非秋日深沉的黛蓝,而是新柳抽芽时,嫩芽尖上滴落的那滴鹅黄与青碧揉碎在水里的颜色,带着初春特有的清冽与生机。

釉面平整如镜,却又在细微处藏着玄机:靠近罐口的边缘,有几丝极细的冰裂纹,宛如湖面上偶然飘过的枯枝,在水波里荡开的细纹。这让我想起张说笔下 “澄波澹将夕,清月皓方闲”的意境,只不过此刻的湖面,正被朝阳镀上一层碎金,连掠过的白鹭翅膀,都沾了几分暖意。

紫霞沉岛:烟岚中的生命诗行

平安罐的下半部,是钧瓷最负盛名的紫红窑变。紫色如暮霞沉水,红色似丹砂入釉,两种颜色在高温中相融相生,既保留着各自的锋芒,又在交界处晕染出如梦似幻的过渡色。那紫色不是深宅大院里的庄重紫,而是洞庭湖畔晚霞将歇时,天际残留的那抹氤氲紫气,带着水的润泽;红色亦非烈焰般的张扬,而是春日里初开的杜鹃花,花瓣上还凝着晨露的娇艳绯红。

最妙的是乳白与紫红的分界处,匠人以巧思让两种釉色独立成趣。在罐身中部,勾勒出一座狭长的小岛。这小岛并非规整的几何形状,而是随釉色流动自然成型,边缘处有几丝乳白釉料漫入紫红之中,宛如湖水轻轻漫过岛岸的浅滩。岛上的芦苇以深褐釉料点染,虽只是寥寥数笔,却透出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的古意。芦苇的排布极有韵律,高高低低错落在岛沿,像是被湖风吹得倾斜的样子,连叶片的纹路都清晰可辨 —— 那是匠人用竹笔在釉料未干时细细画出的,每一道都带着呼吸般的节奏感。

更令人惊叹的是岛上的小草新芽。在紫红釉色的基底上,几簇嫩黄釉料破土而出,叶片边缘还带着未完全融化的釉滴,宛如清晨草叶上的露珠。这让我想起韦应物的 “独怜幽草涧边生”,只不过此处的幽草生在湖岛之上,沐着洞庭的春风,连新芽都带着蓬勃的张力。这些细微的釉色变化,若非静心凝视,几乎要错过。这正是钧窑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的魅力所在,每一道纹路都是火焰与泥土共舞的即兴之作。千年之后,依然能让人感受到春日里生命破土的悸动。

瓷上乾坤:窑火与湖山的千年对话

看着这方平安罐,忽然懂得古人为何将钧瓷与名山大川相提并论。钧窑的窑变从来不是对自然的简单摹写,而是匠人以心为笔,在泥与火的淬炼中,捕捉自然最灵动的瞬间。就像这洞庭春晓的意境,并非照搬某一处具体的湖景,而是将春日里湖水的温润、云霞的缥缈、草木的生机,全都凝聚在了这一掌大小的瓷胎之上。

洞庭湖畔的芦苇荡,曾是屈子行吟的地方,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 的壮阔背景,也是无数迁客骚人寄托情怀的所在。而钧窑匠人或许从未到过洞庭,但当他们将乳白与紫红的釉料施于罐身时,却仿佛与千里之外的湖山产生了奇妙的共鸣。那流淌的釉色,是湘江的清流,是君山的烟岚,是春日里掠过湖面的风,也是千年间无数人对诗意栖居的向往。

把玩着平安罐,忽然想起唐代茶圣陆羽曾说:“越窑类玉,邢窑类冰。”却未提及钧窑。但若他见过这般窑变,怕是要为钧瓷另创一番说辞——这哪里是瓷器,分明是把洞庭湖的春天装进了窑炉,让后人在千年之后,依然能透过釉色,看见阳光在湖面跳跃的模样,听见芦苇在风中沙沙作响的声音,甚至能嗅到泥土与新芽混合的清芬。

春晓未央:凝固的时光与永恒的生机

夕阳西下时,平安罐上的紫红釉色愈发深沉,像是洞庭湖被晚霞染透的模样。乳白釉面的金色光晕渐渐淡去,却在边缘处留下一抹暖黄,如同黄昏时最后一缕阳光吻过湖面。岛上的芦苇在暮色中化作深色的剪影,而小草新芽依然倔强地泛着微光,仿佛在宣告:春天不会随暮色褪去,生命的力量永远在暗处生长。

这或许就是钧窑的魅力:它用最热烈的色彩描绘春光,却在细节处藏着时光的厚重。就像洞庭湖的春天,既有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的明媚,也有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的苍茫。当我们凝视这方平安罐时,看见的不仅是一件精美的瓷器,更是中国人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是我们将山河装入器物、把时光凝成永恒的浪漫想象。

风起时,案头的钧瓷平安罐轻轻晃动,釉面上的湖光山色似乎也跟着摇曳起来。恍惚间,我仿佛置身于洞庭湖畔的扁舟之上,任春风拂面,看芦苇荡里惊起一只白鹭,翅膀掠过水面时,荡开的涟漪竟与平安罐上的釉纹一模一样。原来,千年的时光不过是窑炉里的一撮火焰,而自然的诗意,早已在泥与火的淬炼中,化作了永恒的春晓。

GIF动图--讲好禹州故事.gif



通讯员:李俊杰

编辑:霍萌萌 校对:马阳

责编:孙小华 终审:董州旭

特别声明:本文由云上禹州个人号或机构账号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云上禹州客户端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禹州市民   文明公约.jpg

2021-3-11 云上禹州后缀.jpg



206浏览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云上禹州客户端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