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论坛
浅谈德孝之父母之道
崔福申
孟子云:“孝子之至,莫大乎尊敬;孝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由此可以说,孝道联系着每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念一想,一悦一敬…… 联系着每个人的生活、工作、志向、理想、德行、大用…… 或者说,孝道本身脉络着子女生活的点点滴滴,脉络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脉络着社会文明的一切领域,脉络着人类活动的一切地方。那么,如何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历史新时期,传承好中华民族的孝道美德,生发好礼仪之邦的现代文明,乳养好自己的幸福家庭,建设好大家的和谐社会,已是摆在每个公民面前的重要课题,而且是不能不解决好的课题。
笔者认为,在21世纪这样一个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传承好中华民族的孝道美德,要从孝道文化中找寻到解决社会问题和人生问题的金钥匙,要从孝道文化中引拔出无限潜能,要从孝道文化中化生出民族复兴的飞天彩虹,首先应抓住抓好父母之道这个传承枢纽,方可使孝道之道,上承下启;先后长幼,身心相依;大始大新,本固枝荣;方可使孝道之德,脉络天地;人鸟物境,相容相生;舍己成彼,大和大荣。因此,围绕如何践行父母之道这个话题,谈点个人的粗浅看法,敬望专家和读者朋友教正。
凡为人父母始,便成为家庭的脊梁,自然承负着,上要擎起家庭高远蓝天,下要耕耘家园花香果繁的重任。因此,应如是践行孝道:
一、念念念孝,念念念慈。
所谓“念念念孝”,即是说,常念自己父母、爷奶(长辈)们的养育之恩,常生感恩、报恩之念,及时降伏各种妄想、邪意,树立终生真诚、慈悲、仁善、利生益物之志,把心神维系在父母大爱无疆的心性上,不为名利所惑,不为财物所痴,不为境色所迷,不为坎坷所止,力与父母的爱心燃烧点相同,爱心振动数相等。爱心、爱意、爱念始终生生不息,更与中国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经同纬,同辉同煌,使孝顺父母之心脉络到自己工作、生活的每一处时空里,善美的孝心之花绽放在自己工作、生活过程的每一次言行中。何时何地,何种环境都坚守荣光父母而不耻辱父母的人生信条。常以天下养的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即使在千里之外,也会因天气寒热的变化而念及父母的冷暖感受。
所谓“念念念慈”,即是说,常念自己身为父母的养育之责。一方面,时时克制自己生而不教、不管,怕苦、怕累之念;一方面,处处注意娇生惯养,任性放纵,惯吃、惯喝、惯穿、惯玩、惯不孝之习、惯不劳之安、惯不进之懒、惯无信之言、惯无德之行、惯无诚之为、惯无礼之举,切实把子女教育放在家族绵延发达和国家栋梁的高度去培养。做到:慈爱不溺爱,严教不暴厉,晓之以理法,动之以垂范。重心灵健美,不重外表华丽;重大成,不重小技;重大智慧,不重小聪明;重大用,不重大权大款。期待诚实之信,不期待投机之巧;期待圆满通融,不期待偏激固执;期待为众人、社会谋利益,不期待索取众人、社会之利益;期待以天下养,不期待只为自家福安,尤其要以自己的日常言行诠释孝道和引领儿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幸福观。将儿女成人的根扎在大爱无疆的心地上,将儿女成材的根扎在对社会、对国家大用的平台上,将儿女成功的根扎在事物圆满始新的轨道中。即使自己的慈,慈在儿女善良本性的引拔上,慈在忘我益众的引导上,慈在一生的受益而无害,得安而无危,常乐而不忧的幸福本源上。这才是称职的父母。
二、言言言和,言言言诚。
所谓“言言言和”,就是说要把自己对父母的孝心,化为日常的、饱满的和悦之语,象涓涓溪泉润养着父母的身,象融融春风暖拂着父母的心,象浩浩明月圆满着父母的志。不仅能在父母高兴时用和言应,而且始终能做到:父母啰嗦时用和言解,父母斥责时用和言明,父母糊涂时用和言清,父母抑郁时用和言醒,父母苦闷时用和言乐,父母疾病时用和言疼,父母无知时用和言懂,以至礼祀时用和言祭,追远时用和言念。还要把自己对父母的孝心,化为对子女入心入理入法的和悦教育中,切忌生硬粗暴,强势逼迫。用智慧启蒙子女幼稚的心灵,用汗水润养子女未化的心田,用心血引拔子女人生的彩虹。还要把自己对父母的孝心,延伸推及到对邻居、对朋友、对同学、对同事、对众人的亲和交往中,以及对万物的欣喜爱护中。真正成为家庭和谐的源流,社会和谐的脉络。
所谓“言言言诚”,就是说,要把自己对父母的孝心,化为日常孝敬父母身心志的真诚、虔诚、实诚的恒定心质,用这种天然的、升华的赤诚,使父母时时刻刻感受到自己的依偎、拥护,乃至绕膝之欢。让父母无论在什么环境条件下,都能有天伦之乐、天然之福、天年之寿。还要把自己对父母的孝心,化为儿女们的成人之因。即用自己日常的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具体行为,诠释诚之人道,树立诚信楷模。引领儿女以诚为做人之本,不花言巧语,不口是心非,不虚假欺诈,使儿女终生受益得福,才为真诚之慈,正确之教,负责之育。还要把自己对父母的孝心,化为对邻居、对朋友、对同学、对同事、对众人,以及对国家的忠诚,用众人、社会对自己的诚信之许,传承父母的诚信之德,侍奉父母的诚信之志。
三、行行行善,行行行益。
所谓“行行行善”,就是说,要把自己对父母的孝心,化为神系父母的衣食住用,照料父母的吃喝拉撒,感知父母的忧乐疼痒。尤其当父母身体有病时,能够做到:“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使孝心在一搀一扶,一水一饭,一推一揉,一擦一洗中跳动。同时,还要把自己对父母的孝心,化为跟子女的友善相处,平等教育,以及大德大用的化成中;化为对邻居、对众人的慈爱相助中,亲吾亲,以及人之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无幼,以及人之幼;化为对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的爱护之心、保护之行。即凡恶必止,凡善必行。
所谓“行行行益”,就是说,要把自己对父母的孝心,化为捧给父母的一言一语的益、一举一止的益、一行一动的益、一喜一笑的益、一忍一让的益、一刚一柔的益、一静一定的益、一诚一信的益、一恭一礼的益、一助一帮的益、一俭一省的益、一廉一洁的益、一知一悟的益、一学一成的益、一奖一赞的益、一荣一光的益……只有身心志的满足,没有身心志的伤害。同时,还要把自己对父母的孝心,化为自己儿女一生的益而无害,一生的立身之本,一生的幸福之源;化为邻居、众人的益而无害、安而无危、需而有助、亲人之亲、相缘之福;化为利生益物的慈悲文明之习惯。使家庭及工作、生活的一切地方,长生出我心真诚益人人,人人真诚益我身的好生态。
总之,凡身为父母者,唯有念念念孝,念念念慈;言言言和,言言言诚;行行行善,行行行益。才能无愧于天地、父母的养育之恩,国家的保护之恩,老师的教诲之恩,众人的帮助之恩,万物的共存之恩。才能称得起家庭的脊梁,家庭的天,称得起父母这个称谓。进而,才能真正从人生的小径迈上共产主义的大道,从庸俗的名利生活场跃上真善美的人间圣地。你才能坦荡地对列祖列宗们说:“我是无愧于先人的后人!”你才能坦然地对子孙后代们讲:“我是无愧于后人的先人”。
(作者系河南省禹州市孝道文化协会会长)
(校对:郭延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