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非遗文化,感受禹粉之美 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重视,在2021年参观绥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时曾说:“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宝贝,对延续历史文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近年来,我国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推进非遗活化利用。无论是文物节目刷屏网络,还是非遗好物圈粉年轻人;无论是老手艺跨界创新,还是非遗走进学校课堂……如今文化遗产日益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光彩,拥抱更广阔的未来。 2021年,禹州粉条制作技艺被顺利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盛田农业百年粉坊被命名为禹州粉条制作技艺省级传习所,创始人孙继周被确认为禹州粉条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传承人。同时,盛田农业有12人被确认为禹州粉条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县级传承人。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盛田农业百年粉坊产业观光工场,我们把目光投向禹粉文化,感受禹粉在代代守护和与时俱进中产生的生机活力,体会劳动人民的智慧,坚定文化自信。 禹粉工艺之美 禹粉之美,不仅美在它晶莹剔透的外观,爽滑筋道的口感,更是美在它与当地人民生活的水乳交融和相生相长。禹州因为历来有种植红薯、加工红薯粉条的传统,在三年灾害期间,禹州人就是靠吃红薯度过了艰难岁月,大大降低了因饥饿造成的死亡。在禹州的历史上,红薯是曾经的“生命之粮”。“红薯汤、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 人们对禹粉的热爱,无不体现在制作禹粉的十八道工艺上:从选薯洗薯、剁薯、磨薯、过大箩、过二箩、兜粉蛋、晒粉子到和粉糊、漏粉、煮粉、拨粉、冷却、挂杆、晾粉、冷冻、浴粉、晒粉,每一道工艺,都是人们的智慧和创造的结晶。 非遗传承是极其重要的一环,盛田农业百年粉坊经过不断的改善提高,申报成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中国禹粉文化博物馆、禹州粉条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对外开放,成为禹州粉条制作技艺传承非遗成果的固定场所,也为游客提供了一个走进非遗和了解非遗的平台,更大程度地保护和传承了禹州粉条制作技艺这一农耕文化遗产,起到了对县域非遗文化的认同及传承作用。而且,盛田农业百年粉坊产业观光工场依据中小学课程大纲和各学校的实际进行课程设置,推出研学实践课程体系《一颗红薯到一根粉条的“72 变”》,让中小学生在研学中体验中华文明、感受传统农耕文化、学习和传承大国工匠精神。 盛田农业百年粉坊产业观光工场内的禹州市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学院,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盛田农业农民田间学校,每年面向社会免费培训、传授禹州粉条制作技艺,提升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助推乡村振兴。 禹粉故事之美 来到盛田农业百年粉坊产业观光工场,在禹粉文化博物馆,可以倾听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讲述乾隆赦封“老孙家粉坊”生产的禹州粉条为“素鱼翅”的有趣故事。相传,乾隆年间,乾隆皇帝巡行河南,自登封嵩山视察完毕,启程开封,路经禹州。见这里秩序井然,路不拾遗,老百姓安居乐业。一行人骑马路过禹州顺店康城时,感觉饥寒难耐。这时看见一户庭院,但见青砖绿瓦的门楼上悬挂着"老孙家粉坊"五个遒劲的大字,一位老者热情接待了他们,并为他们每人调了一碗刚出锅的热粉条吃,乾隆吃后感觉味道鲜美,比鱼翅还好吃,就钦封“老孙家粉坊”生产的禹州粉条为“素鱼翅”并定为贡品,禹州粉条从此有了“素鱼翅”的美名。 禹粉飘逸之美 走进禹粉文化博物馆,了解禹州种植红薯、生产纯正红薯粉条的历史。可以触摸到明清时期各种传统农具和做粉条的各种用具,一把把磨得发亮的粉瓢,闪着历史和岁月的光芒,许多游客会好奇的问,下粉条用的粉瓢留的漏孔有指头那么粗,是如何下出细如银针的禹州粉条的?当游客们怀着疑问走进禹州粉条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的时候,一切疑问迎刃而解。禹州粉条的纤细柔韧,完全在于漏粉师的把控技巧。从“一颗红薯到一根粉条的“72 变”,体验的是中华文明、感受的是传统农耕文化,学习和传承的大国工匠精神。从漏粉师傅铿锵有力的捶瓢声中,感受的神奇之美、是力量之美和劳动之美;拔粉师傅的眼疾手快,只见他一次连一次的将滚飘上来的粉条拔出锅,然后迅速放到盛有凉水的大缸冷却,这一热一冷,可以感受到禹粉的柔韧和飘逸之美。 禹粉创新之美 要传承更要创新,创立禹州粉条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初衷是想把禹州祖祖辈辈赖以为业的粉条加工事业发扬光大。“匠心、传承、坚守、创新”是盛田人始终坚持的发展理念。盛田人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坚守,在坚守中打造禹州粉匠精神。因此,为进一步加大禹州粉条制作技艺在社会发展实践中创新性传承利用,达到持续运行、效益显著,实现大规模生产,在乡村振兴、研学旅游、文化传承、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盛田农业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量,通过多年研究和开发,在红薯类鲜粉制品深加工和保鲜新技术上,取得了9项技术专利和创新成果,成功研制出红薯鲜粉条,实现了传统干粉条向方便即食鲜粉条转变的革命性创新。同时开展科研教学和科技志愿服务工作,每年组织研究生学生和科技示范农户开展创新技术研发试验工作等科技服务活动,开展红薯管理技术和薯类鲜粉制品技术培训等。同时建设了产品体验中心等,加强与南京农业大学等专家团队的合作,请专家团队驻院工作,开展科技创新、技术研发、生产推广和科学知识普及,推广技术专利和创新成果。 盛田农业注重发挥薯类鲜粉制品技术创新科技小院的作用,立足农村和农业一线,围绕生产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有关院士和专家的帮助下,在地方农业技术员和农民的参与下,开展科学活动,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推动当地生产发展和技术应用,为提升全市农民科学素质、助力乡村振兴、培育新型农民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精心的培育和辛勤的浇灌,一定会收获鲜花和荣誉。盛田农业百年粉坊相继被授予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省重点龙头企业、河南省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河南省旅游创客示范基地、河南老字号企业、河南省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河南省科普教育基地、河南省巧媳妇创业就业工程示范基地,被命名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逐渐成为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非遗旅游、教学教育、特色加工等于一体的中原独具风格的精品非遗田园综合体。吸引着众多的农企、农业联合体、农民、游客前来观摩学习、观光旅游。超众的品质和过硬的质量吸引了海底捞、小天鹅、小日子、德莊等知名火锅企业前来订购产品,并与故宫博物院、锅圈食汇、胖东来超市等达成战略合作,产品出口到英国、美国、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突破了禹州粉条零出口的历史,让禹州粉条向世界开口讲话,让世界向往禹州。 来源:盛田农业 编辑:孙小华 责编:董州旭 值班主编:张玲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