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上午,河南大学美术学院实践教学基地揭牌仪式在禹州市浅井镇扒村席家窑坊举行。河南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杨江涛教授,禹州市副市长、浅井镇党委书记刘海洋共同为“河南大学美术学院实践教学基地”揭牌。
扒村瓷始于唐宋,盛于金元,是我国北方民窑具有突出特色的瓷系。它以黑彩代墨、以瓷坯为纸,被誉为“瓷上水墨”。近年来,以扒村席家窑坊为代表的扒村瓷非遗传承人致力于扒村瓷的复制与传承,成功恢复了传承唐宋神韵的“白地黑花瓷”烧制技术,并已发展成为一座集研学游于一体的扒村瓷文化产业园。为了全面提升扒村瓷的艺术品位,经与河南大学美术学院的充分沟通协商,促成实践教学基地在席家窑坊的正式落地。
杨江涛教授在致辞中介绍了河南大学设立实践教学基地的目的和意义。河南大学作为河南历史文化、艺术研究重地,需要参与性和功能性较强的实习实践基地,让师生来亲身感悟,亲身体验华夏文明的博大精深。这次揭牌,将致力于扒村瓷历史文化、烧制技艺和书画艺术等方面的研究、创新,是深化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服务陶瓷艺术和工艺美术产业的发展,促进课程内容与技术发展衔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融合,为繁荣文化产业和艺术产业做出贡献。
刘海洋代表浅井镇党委、政府对基地的成立表示祝贺。“河南大学美术学院实践教学基地挂牌成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扒村瓷烧制技艺的研究和陶瓷工艺美术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能量,也为开展教学实践,助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搭建了崭新的舞台。”
席家窑坊艺术总监席军晓对这次活动充满了信心。他表示,企业将围绕学生实习实训、人才培养和学生就业实习等与河南大学美术学院开展深度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一方面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学以致用、提升实践能力、放飞职业梦想的平台,为未来的创业、就业积累经验;另一方面也为席家窑坊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通过广大学生的创新创造,丰富产品种类,提升市场竞争力。
仪式结束后,席军晓带领大家参观扒村瓷博物馆和展厅,共同参观瓷上水墨——扒村瓷的历史文化和烧制工艺的魅力风采。
通讯员:田晓业
编辑:马阳
责编:孙小华 终审:董州旭
特别声明:本文由云上禹州个人号或机构账号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云上禹州客户端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