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文化】教育的忧与思

禹州孝道文化

2020-09-30 09:46:59

教育教学  横图.jpg

 编者按  禹州市颍川中心学校教师胡翠峰,以其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眼光,记述了一些中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言行表现,很值得一读。文中不仅有其对学生思想、行为深刻的“忧”,更有其解决学生问题的“思”;既深刻反映了她关心学生成人、成材、成功和民族兴旺发达的情怀,又深刻反映了她对党的教育事业的真爱与践行,这是很值得称道的一位人民教师。

学生教育,不仅关系到广大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梦想的实现,更关系到中华民族复兴梦的实现。希望每一个教师,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经济时代的教育规律,尝试、创新文化多元化时代的教学方法,并将自己的具体做法、经验提供给本平台,与众人分享。进而,为推进禹州教育事业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教育的忧与思

胡翠峰

我是一个普通教师,从事教育工作已三十余年了。每天与孩子们打交道,有太多他们的故事,可谓有忧,亦有思。

学生甲:学习努力,上课听讲专心,成绩优异,是同学老师公认的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一次我问她说:“你有什么理想?”她眼睛一亮地说:“上名牌大学,将来当白领,住豪宅,买名车。”她说的慷慨激昂,而我的心却很沉重。小小年纪,学习的动力竟是物欲驱使,那她将来遇到名利诱惑,她有底限吗?

学生乙:聪明伶俐但不爱学习,时不时打架、滋事、旷课,是学校出名的调皮捣蛋鬼。一次我问他说:“你为啥不爱学习?”他不假思索的说:“学习为了啥?我家里有钱花不完,我想要啥就有啥,为啥要学习!”他童言无忌,我竟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引导他。

学生丙:沉默寡言,几乎不与其他同学交流,上课不说不动,好像也没听讲,因为提问他时,他几乎各科都不会。因为不影响其他学生,老师倒也不怎么讨厌他,除了考试成绩拖班级后腿外,几乎没人注意他。经了解,该生是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多年,很少回家,把他和弟弟留给爷爷奶奶看管,到了上学年龄,爷爷就把他送进寄宿学校。这时我问他:“你想爸爸妈妈吗?”孩子却低下头,继而摇摇头。

学生丁:是个女孩,爱吃穿打扮,课桌上常放个小镜子,几乎不放课本,课堂上也很少有安静听讲的时候。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批评教育了无数次,都收效不大,无奈请来了家长,谁知母女见面没说三句话竟吵起来。母亲哭诉道,闺女在家是祖宗,谁也说不得,稍不顺意就撒泼打滚,家长很是头疼。

…………

学校里这样的孩子是个例吗?不是!每个班级、每个学校都很普遍!

为什么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会出现诸多的问题?这仅仅是孩子的问题吗?

梁启超先生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可眼下的孩子内心迷茫,叛逆浮躁,少志气多欲望,如此发展下去堪受重任吗?他们当家做主时,我们能安心吗?《大学》有云:君子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童蒙养正,少年立志。少年儿童应发奋读书,诚意正心,成年后,满腹经纶,德才兼备,方能成为国家栋梁之才,父母祖宗的孝子贤孙。这样的孩子才是家庭之幸,国家之幸!可当下的孩子不服管教,任意妄为,目无尊长,长大以后能做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吗?

中国近一百年来,崇尚西方的科技文明,重知识轻文化,在教育领域不断推出新的教育理论,我不能说这些理论如何,但可怜的孩子成了实验的小白鼠。所以,才有了钱学森之问:“为什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人才?”2005年温家宝在看望钱老时,钱老感慨地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老之问,可谓振聋发聩!作为教育者、作为父母,我们能不深思吗?不仅如此,当代有多少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又有多少青春年少学子中途辍学,沉溺网吧,混迹街头!还有多少花季少年坐在初中、高中的课堂里,却满脸迷茫,无所事事,饱食终日!这不是危言耸听,他们就是我们身边的孩子,就是我们校园的孩子啊!

习主席执政以来提出了中国梦,提出中国文化伟大复兴。一些有识之士积极推行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教育专家王财贵教授推行读诵经典活动以来,各地已初见成效。广东、山东、河北等地还涌现专门读经私塾,四五岁乃至十四五岁孩子大部分时间用来读经。这些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心性发生很大变化,特别是叛逆的孩子,逐渐明辨是非,自我约東力增强,不再狂妄自大,自以为是。而那些读了两三年经典的孩子更是谈吐不俗,谦恭有礼,写的文章堪比中文本科水平,甚至更高。更可喜的是这些孩子有涵养有志气,“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成了他们的理想和抱负。相信,假以时日,这些孩子都会成为国家重器,民族希望!而这些孩子与前者的最大区别是读诵了经典!

一个孩子,从小对他进行圣贤的教育,他就比较容易志在圣贤,胸怀远大,即使不能成圣成贤,也比较容易受教,明白道理,做个君子或好人。当他日渐长大,胸中装着诸多圣贤的教导,他还敢胡作非为,自暴自弃吗?一个被经典滋润的孩子,在家会懂得尊老爱幼,在外会懂得理解包容,正所谓“入则事父兄,出则事公卿”,小孝孝父母,大孝孝国家,这不就是习主席的中国梦吗?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曾国藩先生如是教育子孙,所以曾氏子孙繁荣昌盛至今不衰。今天,诸多社会乱象惊醒我们,抛弃经典,背弃祖宗是大逆不道!所以子孙悖逆者比比皆是,少年犯罪者层出不穷,更别说苟且偷安,得过且过之辈了!孩子的问题是家长的问题,更是教育的问题!社会的问题是教育的问题!《礼记》云:“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论语》里说,民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教之。人心的匡正,社会风气的整肃,贤孝子孙的培养,中国梦的实现,必须靠教育!而教育的根本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靠经典!经典是天地的智慧,是人生的指南,是幸福的保障,是这个宇宙间最高明的智慧总结!读经就是与圣贤相契,与天地相合,就是让我们蒙昧平凡的生命超拔为一个智慧永恒的生命。所以古人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我们都是受教育者,也都是教育者;孩子的未来掌握在我们手里,我们的幸福掌握在孩子手里。让我们现在就拿起经典带着孩子一起阅读吧,培养贤孝子孙从经典开始!培养国之栋梁从经典开始!

 

(作者系颍川中心学校教师,本栏特约记者)

(校对:郭延延)

工业强市  通栏04.jpg董州旭  后缀  李主任.jpg

485浏览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云上禹州客户端

立即下载